孟春十六

如有雷同,是你抄我

【文评】唤醒枕上南柯梦,离脱人间傀儡场——评《枯骨》

裱起来!

faunozheng:

To  @孟春十六 的《枯骨》




看到这篇连载的题目时,脑海中就自动播放起了以前听过的一首歌《不溯》:“谁情深深如沧海 却望而却步,谁算尽机关一叶障目,谁含笑看英雄成白骨,声色荣华都落幕 梦醒无人主沉浮”,君与臣,恩与仇,情与义,都逃不过枯荣二字,要坐稳这江山,又有多少英雄白骨为之铺路?城翊在其中又是扮演了怎样的角色呢?当时便觉得这篇文不简单。


 


待到看完,我的问题终于得到了解答,也发现了不少惊喜。孟师将原剧的不少情节巧妙地糅合进了古代的背景之中,同样是以雷少卿之死揭开案件和城翊关系的序幕,同样出现了神秘的画像女人,和以画像为名实为灭口的阴谋,同样诡异的失忆,加上念初、穆爷对应的原剧里的贺虹和穆伟,堪称环环相扣,我之前实在难以想象放在朝堂权谋的框架下如何推进,圆这个故事,现在看来真是佩服,一口气看完颇有“原来如此”的感觉。


 


城翊的关系无需赘述,延续了原剧的脉络,从针锋相对到冰释前嫌,意料之外又情理之中。除了主角之外,皇帝这个重要配角也让人印象深刻,孟师塑造出的这个角色很难评价好与坏,他一开始隐在幕后,但文中从主角到配角,正邪两方都是他棋盘上的棋子。他看似深情脉脉,厚道重情,却看不透他待人的情义之下是否藏着伤人的尖刀。他和沈翊的关系从兄弟,到知己,到君臣,最后形同陌路,正是他一步步登上至尊之位的写照,一登九五,六亲情绝,父子反目,手足相残,天伦不在,世人为之挣扎的恩仇情义对他而言,到底有几分是可供算计的筹码,又有几分是真心呢?恐怕他自己也算不清了。让我想起《鹿鼎记》里的小玄子和港版鹿鼎记的片尾曲:“但跃上了顶峰,心境已渐变,从前无愁是我,不似今年,独惜今天难觅你再对面前,赢尽了世界一切,你却不见,谁为我再献真心不断。”他是明君,也是孤家寡人,他应当也是羡慕沈翊和杜城的吧,所以终于还是给了杜城一个选择。番外里上元节上微服私访来看沈翊的确实是他吧,行至生命尽头,回望自己的人生,是忏悔也是思念。可谓是“一厢情愿的倾慕,万人之上的孤独,弹指繁华百年归诸 最终的最初”。


 


杜城沈翊的命运和皇帝形成了鲜明的对比,因为他们选择了一条逆流而行的路,更加彰显了城翊坚持的可贵:皇帝一步步放弃了情义,把自己变成了皇权的傀儡,而杜城和沈翊在波谲云诡的夺嫡斗争中抽丝剥茧,窥见了修罗战场背后的虚无。从这点上来说,杜城和沈翊,一个对权力斗争漠不关心,一个不屑为权贵折腰,看似是愣头青和不识时务的傻子,反而是最清醒的人。王侯将相,匆匆过客,帝王最终也将归于尘土,而对百姓最重要的,不是谁更名正言顺,而是谁能履行好职责。因此城翊默契地在这场大戏中扮演了棋子的角色,于公义上成全了皇帝,但于情义上,他们注定与皇帝不是同路人,归隐江湖是最好的结局了。他们才是从权谋斗争的南柯一梦中最先醒来的人。“兴亡千古繁华梦,诗眼倦天涯。孔林乔木,吴宫蔓草,楚庙寒鸦。数间茅舍,藏书万卷,投老村家。山中何事?松花酿酒,春水煎茶。”


 


最后的结局已经是最好的结局了,但底色还是有一抹苍凉。掩卷时不免有一丝怅惋,为沈翊,为皇帝,为在这场争斗中或自愿或无辜牵连的角色(李俊辉、张景、刘生、杨禾甚至念初)。就向着斜阳落处的尽头奔去吧,离脱人间傀儡场,且插梅花醉洛阳。





评论

热度(28)

  1. 共1人收藏了此文字
只展示最近三个月数据